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 专注于海运出口报关及配套服务
在线下单

17521725883

心海资讯

来谈谈报关中被记混的各种“预归类”吧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5.16

前言

商品归类,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报关工作 最核心的环节之一 。一旦归类错误就可能导致关税、退税、原产地、监管等多种问题,甚至被海关处以高额行政处罚, 与商品归类有关的处罚案例真的很多 ,大家可以去各直属海关官网去发现( 路径:官网>信息公开>双公示>行政处罚>海关走私违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 ),果子刚看了下天津海关的行政处罚公示,首页就有三起因归类错误导致的处罚案件。

预归类

回到正题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一谈预归类就是 预归类被取消了” 呢?这恐怕有很多原因,就让我给大家做下解释。


# 01

商品归类水平亟待提高


自从海关总署2014年起取消报关员资格考试 以后,就果子了解,新入行的童鞋们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报关学习,甚至报关教材都没碰过 。就是还保留报关专业和报关课程的职业技术院校,也都大幅压缩了专业课时。回到报关员资格考试时期,商品归类分数占比从最初的25%降低到了20%左右,这就造成“ 即便归类一分不得也有通过资格考试的可能 ”这样的事实。虽然报关协会在努力推进关务水平测试和归类竞赛,但对于报关从业人员全面提高归类水平这个目标,似乎作用并不大。虽然果子不敢说很懂归类,但是报关从业者的整体归类水平受以上因素影响,并无太大改观实属无奈。


# 02

通关一体化改革对归类工作的影响


众所周知,自2017年海关实行全国通关一体化以来通关效率相较之前大幅提升,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各海关狠抓通关时效,这样不少企业在享受快捷通关的同时感觉不到对商品归类的严格审核,似乎管的越来越松了。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以往的海关通关流程中,是采用先审单后放行 的程序。企业在完成录入后,会先经过系统审核和人工审单两个环节,如果发现商品编码申报错误就会给予退单,直至你改为正确的编码经过二次审单才会给予放行。当然,放行后还会有统计部门进行后续核查,仍旧存在被追究责任的情形。在这种模式下,优点是海关为商品编码把关,缺点是通关时效较长。


开展全国通关一体化的同时,海关总署启用了风控中心和税管中心,同时海关把之前的 “先审单再放行” 模式改为 “审单后置 ”。在申报环节由风控中心进行风险控制,只有触及风控参数的申报信息给现场海关下达布控指令,而未被捕中的通关信息采取直接放行,看上去还是没审核商品归类是不是?别着急, 放行之后税管中心才介入对已放行的报关信息的商品编码进行核查, 这时如被查出差错就比较麻烦了。在这种模式下,优点是通关速度快海关审单后置,缺点是企业需加强对申报规范的自我管控。


假象是海关对商品归类的准确性越来越不敏感,而其实是回归 关企的本来关系 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关务风控能力而不是依赖海关审单 。这样在取消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前提下,的确难倒了一批企业,毕竟用人标准都不好掌握了。


企业在没有足够能力对商品归类进行把控的前提下,只能够使用 “预归类” 这个工具来解决问题。然而,预归类你知道有多少种吗?


# 03 

几种 “预归类” 的详解


以下,我们将按一定规律对各种 “预归类” 进行介绍。


1、行政裁定(商品归类)


行政裁定是企业对于拟进出口的商品,提前60日向直属海关提出申请,由海关总署以公告形式做出的商品归类结论。其由海关总署作出,其效力等同于海关规章。其优点是结论由海关总署出具,全国范围内有效。但对申请资料的要求较高,流程较长。从海关总署发布的公告统计,2017年全国只出具了20份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而2016年仅有15份。


依据: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查看该公告)

海关总署令第9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裁定管理暂行办法)


2、预裁定(商品归类)


预裁定是企业对于拟进出口的商品,提前3个月向直属海关提出申请,由直属海关做出的商品归类结论。公告中虽未对其效力做出明确说明,但各海关是予以认可的。对于预裁定的受理申请,客观地讲各关区掌握尺度不一,企业需要由果子或岸谷关务这样的专业归类人员协助准备申请资料,才能提高申请受理机率。


依据: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查看该公告)

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14号(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有关事项的公告)


3、商品预归类(海关)


预归类是企业对于拟进出口的商品,提前45天向直属海关提出申请,由直属海关做出的商品归类决定,其效力仅在直属关区范围内有效。然而,根据海关总署2018年第14号公告第十一条的规定 取消了该项业务


上海心海报关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提供 海运出口报关及配套服务的AEO认证报关企业,在上海各口岸业务现场均设有服务网点,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出口报关业务。服务热线 400-821-8393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咨询热线

17521725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