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知识
出口退税与报关-从定义到意义
2022年3月28日席卷而来的疫情让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突然停下了脚步,所有人都关在家里,马路上空无一人,众多企业都纷纷退出了经济舞台。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该如何继续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稳住外贸企业的“生命线”呢?
作为一个在报关公司从事空运出口的业务人员,曾经对出口退税一无所知,觉得这个是出口企业的事情,跟我们报关公司没多大关系。实则不然,这是个错误的概念。对我们来说,出口企业的兴衰才是根本,是我们业务是否能发展的基石。因此,只有足够了解出口退税的政策才可以主动从出口通关的各个环节配合出口企业更精准、快速的完成出口从而加快出口退税的进度来缓解企业压力,针对性的解决企业出口问题。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熟悉一下出口退税吧。


出口退税就是对于在国内因生产加工、制造等环节而产生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范围内,进行退还补贴,以使本国企业能够在国际贸易中更具有竞争力。

出口退税是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和特别消费税。出口产品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产品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


1.

必须是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




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除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免税农产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税应税货物,以及烟、酒、化妆品等11类列举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
之所以必须具备这一条件,是因为出口货物退(免)税只能对已经征收过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已纳税额和应纳税额。未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包括国家规定免税的货物)不能退税,以充分体现"未征不退"的原则。

2.

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




所谓出口,即输出关口(关境),包括自营出口和委托代理出口两种形式。
区别货物是否报关离境出口,是确定货物是否属于退(免)税范围的主要标准之一。凡在国内销售、不报关离境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出口企业是以外汇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出口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税。
对在境内销售收取外汇的货物,如宾馆、饭店等收取外汇的货物等等,因其不符合离境出口条件,均不能给予退(免)税。

3.

必须是在财务上作出口销售处理的货物。




出口货物只有在财务上作出口销售处理后,才能办理退(免)税。也就是说,出口退(免)税的规定只适用于贸易性的出口货物,而对非贸易性的出口货物,如捐赠的礼品、在国内个人购买并自带出境的货物(另有规定者除外)、样品、展品、邮寄品等等,因其一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处理,故按照现行规定不能退(免)税。

4.

必须是已收汇并经核销的货物。




按照现行规定,出口企业申请办理退(免)税的出口货物,必须是已收外汇并经外汇管理部门核销的货物。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外贸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挖掘外贸增长潜力,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加快出口退税进度。
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今年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又有什么变化呢?
4月20日由税务总局、公安局、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外汇局及银保监会等十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 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的通知》税总货劳〔2022〕36号,将在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通知》包括三方面15项措施,可以概况为“三个聚焦、三个着力”。
同时商务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退税政策,优化退税管理,加快退税进度。使退税政策有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为稳外贸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

政策更优,支持外贸稳增长。



目前除了“两高一资”商品外,所有的出口商品已经实现“征多少,退多少”,帮助外贸企业“轻装上阵”,更好稳订单、稳市场。商务部在2021年的问卷调查显示,出口退税是企业最有获得感的政策之一。此外,综试区内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无票免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集中代办退税等政策有力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外贸增添了新动能。


二.

退税更快,可帮助企业降成本。



2021年正常办理退税的平均时间已经减至7个工作日内,比2019年快3天。今年还将进一步压缩至6个工作日内,退税“活水”加快回流,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对于我们报关企业又如何助力出口退税呢?
那就是报关时效性和准确性
时效性:出口报关一般都可在出口货物运抵离境口岸72小时内完成。
准确性:出口申报的报关单表头和表体需要与客户提供的报关资料一致,也就是所谓的单单一致,比较着重注意的几个点:境内收发货人、生产销售单位、贸易方式、成交方式、运费、保费、杂费、商品编号、币别、单价、总价、境内货源地以及随附单据
税务局规定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逾期不得退税。
申报差错的产生,不管是企业还是报关公司自身,人为差错总是不可避免。
其实很多差错都是在报关完成后要去税务局退税前才发现,如何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协助企业在有效期内完成最终的实际出口退税。
在这些异常问题处理过程中我们做了多少工作,请看几款案例分析。

.

案例一



某汽车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在浦东机场出口一票货物,该企业财务在办理出口退税时发现报关单金额跟合同及退税金额不一致。
这种情况是由于海关对完税价格和税务局对退税金额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因此企业关务通常会在清关时,为了应对海关的完税价格对出口单证进行调整,而财务人员通常是为了应对税务局的相关政策对所提交单证进行调整,而有时候他们之间缺乏沟通而容易造成这类的错误。

而我们知道,通常对于一个出口企业,财务人员的地位肯定是要高过关务人员的,通常企业更倾向于更改海关报关单来解决这类问题。

因此企业关务找到我司协商解决事后改单。由于客户当时报关提供的发票有关商品的单价、总价都和最终退税时财务所提供给税务局的金额不一致,导致向海关申报时,随附上传资料无法佐证此金额有误,既海关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是认定为缺乏更改依据,正常情况下是不予改单的。

正常金额改单需提供:税务局出具的未退税证明、银行出具的涉外收入单、国内开具的增值税发票等。

我司为了印证其逻辑关系,通过举证的方式和海关进行了多次的磋商与沟通,由于该企业增值税发票牵涉多笔出口报关业务,其中逻辑非常复杂,通过对复杂逻辑关系的梳理和解释,才有希望从中确定相关错误的逻辑,并让海关认定其实际的“错误”从而才能进行更改,这是工作中的难点。

屋漏偏逢连夜雨,恰逢跨年放长假,眼看就要到税务局规定的有效期了。

最终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提供了相当大量的资料,从复杂的事实中理清了逻辑,证明了申报时所提供的单据是错误的,从而让海关予以改单,最终赶在了客户退税最后一天把报关单修改完,避免了客户的巨大损失。

因此,我在此特别要申明的是,海关关于出口价格完税办法主要依据213号令也就是《审价办法》来审定完税价格。而税务局退税金额主要依据“财税2012年39号文”和“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24号公告”来核定退税金额。两者虽然维度相当类似但有些许不同,企业为了应对海关和税务局,通常在合同或订单转化为发票箱单时,简化很多数据(例如相应的应加应减项)以减少出口海关/税务的审核难度,而造成最终金额的不一致,这是关务和财务必须要注意和沟通的,应极力避免这种不一致的情况发生。无论是海关还是税务,任何因不符而所造成的错误都会形成严重的后果。


.

案例二




浙江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空运出口一票传感器,收到该企业财务邮件通知去意大利的这票报关错误,境外收货人与企业的资料不符合,造成无法开具退税发票,影响出口退税。
经查这是由于我司在申报时将实际境外收货人:BIOSEVEN SRL 申报为:DIOSEVEN SRL,两者仅一个字母的差距。
但就这一个字母的差距便足以影响企业的退税和收汇。
所幸相关单证上可以证明该事件,具有完整的逻辑关系,我们快速的完成了改单并避免了客户的损失。
因此,我在此特别提醒所有的报关企业以及相关关务的负责人,出现在报关单上任何与出口退税有关的字段填报,都要反复审核,例如这种容易被报关人员以及海关官员忽略的境外收货人实际是出口退税中重要的审核字段,务必注意。


.

综上所述



出口退税和出口报关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但由于他们申报对象是不同的,适用的法律和法规也是不同的,关务和财务、企业与报关公司之间的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理解退税对企业的意义,充分了解相关的海关、税务知识,积极的互相理解与配合,才能让我们的工作完成的更好。


        上海心海报关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海运出口报关及配套服务的出口报关企业,在上海各口岸业务现场均设有海运出口报关服务网点,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海运出口报关 服务。海运出口报关服务热线  021-35311787

                                                                                     本文来源综合整理自 进出口报关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
列表
上一条出口报关全解析:流程、要点与注意事项
下一条 ​一般贸易报关、买单报关、一达通报关分别是什么意思?